134-8091-5361(进口设备)   

158-1855-7085(国产设备)  

Email: ufiber@ufiber.cn

MPO和MTP连接器的区别

深圳市优飞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   产品知识    MPO和MTP连接器的区别

在数据中心中,经常用到一种称为MPO的光纤连接器/光接口。如我们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400G DR4光模块,其光接口就是MPO。MPO光纤连接器既可以应用到多模光纤中,也可以用作单模光纤的连接器。

数据中心中,常用到MPO光接口的光模块如下:

应用MPO光接口的光模块

然而,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很多公司将这种接口的连接器命名为MTP光纤连接器,或者合起来称作MTP/MPO光纤连接器。这是什么原因呢,MTP又从何而来呢。

 

1.MPO和MTP光纤连接器

 

MPO是英文Multi-fiber Push On的缩写,由日本NTT公司设计的第一代多芯光纤连接器。它的主要工业标准为IEC-61754-7,目前国标为YD/T1272.5-2009, 美国标准为EIA/TIA-604-5。

MTP是英文Multi-fiber Termination Push-on的缩写,是美国US Conec公司为他自己的MPO连接器注册的商标,其通过多个创新的设计,对MPO连接器做了很多优化,有自己的专利保护。所以,MTP连接器就是MPO连接器,只是比普通的MPO连接器具有更优秀的机械和光学性能。MTP连接器,完全符合所有MPO连接器的专业标准。

MTP是一种高性能的MPO连接器。

 

2.MPO连接器的组成

 

 

MPO连接器是一种多芯多通道插拔式连接器。它的主要特征是由一个标准直径为6.4mm×2.5mm的矩形插芯,利用插芯端面上左右两个直径为0.7mm导引孔和导引针(Pin)进行精确定位,两个导引针的间距为4.6mm。

 

它主要用于多芯并排光纤的连接,常见的有8芯、12芯、24芯等,目前有些公司已经可以提供72芯,甚至96芯的光纤连接,光纤之间的间距为250um。在MPO连接器对接时,有一个装在插芯尾部的弹簧对插芯施加一轴向的压力,直到连接头的外框套跟适配器锁紧。插芯上的侧面有一个凸起(Key),用作用连接时确定正确的线序。外框套侧面有一个白色标记(White dot),用于识别光纤的位置,以下图的MPO12光纤连接器为例,与白色标记在同一侧的为P1(fiber position 1),另一侧的为P12。

MPO结构和组件

[from:文献1和2,飞哥编辑]

 

MPO连接器包括:尾护套、接管、止动环、弹簧、导引针、固定器、MT插芯、外框套、防尘帽等组件。

 

另外,按照MT插芯的研磨方式,MPO连接器可以又分为:

  • MPO平面连接器(MPO Plane Connector):插芯端面为平面的MPO连接器;

  • MPO斜面连接器(MPO Angled Connector):插芯端面为斜面(通常为8°角)的MPO连接器;

 

3.MTP连接器优化了哪些地方

 

(1)MTP连接器的导针为不锈钢椭圆型,该设计可以提升对准精度并降低对导引孔的磨损。

传统的MPO连接器中,导引针虽然经过倒角,但是针头的台面仍然很锐利,反复插拔会使导引孔附近的端面发生开裂或者损伤,进而影响连接器插损的稳定性。下图是MTP和MPO连接器插拔可靠性测试对比,MTP连接器插拔600次后,导引孔附近的端面基本完好;而MPO连接器插拔500次后,导引孔附近的端面有明显的破损。

MTP和MPO连接器插拔可靠性测试对比

[from:文献3]

(2)MTP光纤连接器的弹簧设计最大限度多芯带状光纤应用的带状间隙,从而防止光纤损坏。

下图是MTP和MPO连接器内部结构的对比,我们可以看到MTP的弹簧截面设计不是常规的圆形,而是椭圆形设计,可以最大限度给予带状光纤空间,减少插接时弹簧活动对光纤的损伤。

另外,MTP连接器的导引针的固定夹上有一个凹槽,可以将弹簧固定在凹槽内,可以使弹簧力居中。

MTP和MPO连接器内部结构的对比

[from:文献4]

 

(3)MTP连接器设计的导引针固定夹,可防止导针丢失。

(4)MTP连接器的外框套可以拆卸。这样做的好处是:一、方便MT插芯在生产时返工研磨,保证性能不打折扣;二、方便MTP连接器的极性,在生产组装后可灵活改变;三、插芯组装的干涉检查。 

(5)MTP连接器允许MT插芯在外套框内浮动,提高了机械性能。这样当两个MT插接时,施加一定的外力,不会改变两个端面的物理接触,尽可能保持光学性能不劣化。

MTP连接器允许MT插芯在外套框内浮动

[from:文献5]

 

4.需要关注哪些性能

 

a.光学性能指标

根据国标YD/T 1272.5-2009,

(1)MPO单模连接器插头的光学指标

 

插损(dB)

回波损耗(dB)

通过标准适配器和标准接头连接

≤0.8

>30 (MPO/PC)

>50 (MPO/APC)

两个接头通过适配器任意连接

≤1

>20 (MPO/PC)

>40 (MPO/APC)

 (2)MPO多模连接器插头的光学指标

 

 

插损(dB)

回波损耗(dB)

通过标准适配器和标准接头连接

≤0.7

Not defined

Not defined

两个接头通过适配器任意连接

≤1

Not defined

Not defined

 

b.端面几何形状

国标YD/T 1272.5-2009,只对用作测试参考的标准插头的端面几何形状技术指标做了规定,并没有对待测插头做规定。

参考国际标准IEC 61755-3-31:2015,主要的端面技术指标如下表:

项目

标准值

X轴研磨角度Ferrule Surface X-Angle (°)

-0.15 to +0.15

Y轴研磨角度Ferrule Surface Y-Angle (°)

-0.15 to +0.15

Y轴研磨角度Ferrule Surface Y-Angle (°) (APC)

7.8 to 8.2

光纤高度Fiber Height (nm)

1000 to 3500

光纤高度差Fiber Differential  Height-Adj. (nm)

≤300

负共面性Minus Coplanarity (nm):最低的光纤与最佳拟合光纤平面之间的光纤高度差

≤400

X轴曲率半径Ferrule Surface X-Radius (mm)

≥2000

X轴曲率半径Ferrule Surface Y-Radius (mm)

≥5

光纤尖端球半径Fiber Tip Spherical Radius  (mm)

≥1

Geometry Limit(较复杂,用于评估MPO端面)

≤17.4

 

最后,如果对MPO光纤连接器进行详细测试,可以参考国标YD/T 1272.5-2009和GR-1435-CORE进行,主要包括外观、温湿度、机械等测试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[1]http://www.fiber-optic-transceiver-module.com/understanding-fiber-polarity-method-which-to-choose.html

[2]https://www.sanspot.com/technical/mtp-mpo-connector-difference

[3] MPO光纖連接器.ppt

[4] https://www.esds.co.in/kb/what-is-the-difference-between-mpo-and-mtp/

[5] Keith Alan Knightet al. “Multifiber connector having a free floating ferrule”, panent(US6085003A)

[6]国标YD/T 1272.5-2009

[7] IEC 61755-3-31:2015

[8] GR-1435-CORE

 

文章选自微信号:飞哥随笔 原创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2020年4月29日 10:52
浏览量:0
收藏